400-654-6266 support@141data.com

图片来源|Pixabay

内容来源|玩美数据等

在美国,上世纪90年代就已进入了单身文化的成熟期;在法国,每三户人就有一户是单身;在德国柏林,单身人口达到54%;在日本,30-34岁男青年未婚率为47.1%,女青年为32%;在韩国,未婚人口已超越日本,25至29岁男性,未婚率达到了90%,女性则接近80%……

在中国,不婚主义浪潮也已盛行,80后、90后对于婚姻的需求越来越低……

作为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,婚姻被现代人不断抛离,单身主义却在全球更加盛行,越来越多的人对结婚失去了兴致。

而在二三十年前,国内的婚姻还是较为直接和单纯的,两者对比之下,现在的婚姻到底是怎么了?

是爱情不再需要归宿了?还是婚姻变得累赘了?

在社会学上,婚姻是男女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长期契约关系,在表现形式上,婚姻是双方心理、生理、财富的结合。

婚姻复杂的内容形式也影响着人们对待婚姻的看法。玩数调查,在对婚姻的看法上,超半数医护/科研人员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相互扶持依靠;30%的医护/科研人员认为婚宴是在恋爱基础上获得的稳定关系;14.76%的医护/科研人员认为婚姻是不得不走的人生轨迹;另外也有2.86%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。

玩数调查:医护/科研人员心目中的必需结婚条件是这些

(数据来源:玩美数据 Base: N=210)

 

在结婚所需要的条件中,“性格相合“是医护/科研人员认为最重要的条件,占到66.67%,其次是彼此相爱和具有家庭意识,分别占到64.76%和63.18%。

“过往情感纠葛少”、“地域位置相近”和“门当户对”,是医护/科研人员择偶条件中最不被看重的。

玩数调查:医护/科研人员心目中的必需结婚条件是这些

(数据来源:玩美数据 Base: N=210)

 

在婚姻的追求上,医护/科研人员总体更重视双方的相性,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匹配,之后才是考虑物质条件等现实问题。

也许对于如今的绝大多人来说,也是如此,追求“精神配偶”大于“物质配偶”。不过“精神配偶”难找?还是“物质配偶”难找?我想会是“精神配偶”。

只是,国内近乎标配的结婚物质条件——有房有车,对于许多家庭来说也并非易事。这之外,要在茫茫人海中去寻求一个与自己相合的人,就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。

不同于过去二三十年,因为现实条件的影响,人们需要成立家庭来共同应对风险,单身、离婚将面临更高的生活风险;但是现在,很多人一个人所面临的生活风险足以承受,反倒成立家庭的负担在上升,另外对于婚姻,现在的人也有着更高的眼光。

对于婚姻,现在的人们要的比以前多得多。